2021-12-07 09:05
来源:中国农网
“群众的需求在哪里,文明实践服务就延伸到哪里。”今年以来,山东省昌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聚焦群众所思所盼,创新“红色课堂”“板凳议事”“精准点单”活动载体,不断解锁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新功能,将文明实践触角延伸到群众日常生活每一处,实现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。
深入挖掘红色文化,打造“红色课堂”
“1938年,咱村的赵西林参加了抗日别动队,后来与韩东振一起筹集经费,去了东北.....”11月28日,在红河镇韩家集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村史馆内,伴随着管理员韩平奎的深情讲述,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生动地呈现在每一位观众面前。
九槐一楸、贞节牌坊、台屋传奇、九碾沧桑、一街三药铺……在韩平奎的讲述下,这一个个故事串联起了村庄600多年的岁月沧桑。
据介绍,韩家集子村将乡村记忆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,建设了这座红色记忆村史馆,探索以老物件形式展示历史传承和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。如今,这里已经成为周边村党员干部和中小学校进行红色传统教育的基地,成为百姓家门口的“红色课堂”。
昌乐有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,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,该县把红色教育基地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,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,建成20余处党性传承中心暨特色文明实践站,带动发展了理论大讲堂61个、村史馆15个、科普教育场所25处,形成文明实践的“红色矩阵”。
因地制宜创新形式,推广“板凳议事”
“走,去听听今天的‘板凳会’,又给咱们讲什么内容。”小雪时节,寒意渐浓,首阳山旅游度假区西南庄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却是颇为热闹。“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宣传得加强了,特别是老人独居的,得有志愿者每天巡查。”“现在倡导丧事简办、喜事新办,村规民约需要重新制定了”……
“板凳会”现场,党员、群众与村干部聚在一起,你一言我一语,围绕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。村干部还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拿出来“晾晒”,让大伙儿全面了解村干部在干什么、怎么干。
依托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西南庄村每月开展一次“板凳议事”,党员群众通过面对面、接地气的交流方式,将政策宣讲、民主议事、建言献策、志愿服务等融为一体,让群众自觉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参与者、受益者。
在昌乐采访发现,这里通过因地制宜创新形式,开展了村级议事“板凳会”、“法律和道德”劝解室、打造美丽庭院等“十大主题帮扶”工作,带动村庄治理水平显著提升,村容村貌明显改观,村风民风向好向善。
志愿服务点单上菜,实现“无缝对接”
“抬头、挺胸,注意踢腿的高度和手的位置……”11月29日上午,在昌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楼舞蹈室内,民族舞志愿者老师刘洪莲正在陪6位学员加练舞蹈。“这个培训项目的常规安排是每周日上午。但今天有好几位民族舞爱好者在网上下了单,我们就专门把刘老师请来加节课。”县尚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效红说。
正在进行的民族舞培训项目,是昌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文化项目培训活动的内容之一。张效红说介绍:“县里有一个志愿服务“点单+派单”服务平台,我们根据平台上市民‘点餐’需求和报名参加情况,针对性组织志愿服务。目前,中心已经开展了8个志愿项目,有20余名志愿者指导老师参与。”
据了解,昌乐为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、品牌化发展,坚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“融合发力”,在“爱昌乐”APP上搭建志愿服务“点单+派单”平台,公示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队伍信息,公布志愿服务项目,提供以“群众点单+志愿者送单”为特点的志愿服务,实现了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的“无缝对接”。
作者:刘宁宁 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《云好人》网站看到的,谢谢!请记住永久网址:http://www.yunhaoren.com